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將全新亮相
6.2萬塊手工陶土磚打造的紅磚幕墻,透著濃濃的懷舊風,上面鑲嵌著大尺寸的透明落地窗,傳統與現代相交融。
這是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士崔愷操刀,從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,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之一。
9月17日,2022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產業峰會暨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論壇,將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正式啟幕,迎接來自各方的嘉賓。
一批文旅項目將在這里簽約落地,眾多文旅成果亦會在此重磅發布,專家學者云集于此研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思路,宣傳文旅產業各項招商引資政策,打造一場副中心文旅產業高端品牌活動。
在張家灣設計小鎮落成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,不但是本次峰會的活動承載地,還將作為一項重要文旅成果在現場進行推介。
北京通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北京張家灣設計小鎮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聶學軍介紹——
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原為一個1999年建造的夾芯板車間,改造后主體結構地上三層、地下一層,總建筑面積1.77萬平方米,其中地上1.1萬平方米。
改造時充分發揮了老舊廠房空間高大的優勢,保留原有鋼結構,保持原有廠區肌理,并將老的鋼梁外露,與建筑整體的現代感產生了鮮明對比。對廠房的中間部門進行了加高,15米凈高的展館門廳可滿足大型藝術展覽需求。
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,定位為設計小鎮的會展、活動舉辦、信息發布中心。
未來,擬采用“平戰結合”等多種運營模式。設計周期間作為活動及展覽場地,舉行各類藝術展覽和其他臨時性展覽、會議、論壇、沙龍等相關活動。平時常設展覽、設計師工作室、產業孵化器、臨時展廳活動等日常性內容,逐步打造全年豐富的活動內容,形成“永不落幕的設計周”。
未來永久會址將圍繞設計周主題IP,通過不斷舉辦各種具有吸引力的主題活動,聚集產業人群和資源,通過布局關鍵產業環節,引領產業資源全面落位設計小鎮,打造設計小鎮活力引擎,帶動副中心的設計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。
編輯:liqing
相關閱讀
從瓦片到芯片 北京西三旗老磚窯變身城市新空間
為人民大會堂等北京第一批“十大建筑”供磚,30年間共生產45億塊磚,20年間消納的建筑垃圾體積接近一座百望山……始建于1954年的新都磚瓦廠留下許多歷史印記。如今這個老廠最后一座窯,華麗轉身為“磚窯里”城市新空間【詳細】
千年大運河煥發新生機 看看沿線城市都怎么做
一條大河,滔滔奔流2000余年。近年來,沿線城市通力合作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,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豐富內涵,加大力度保護、傳承、利用運河文化,努力把千年運河打造成文化之河、生態之河、發展之河、幸福之河【詳細】
拆墻見綠,上海一批公園“無界”融入城市
拆下圍墻,讓公園與城市街區“無界”融合,市民游客隨時可及。國慶節期間,這樣的景象在上海多地上演,復興公園、魯迅公園、靜安雕塑公園等一批公園拆墻見綠,實現24小時免費開放【詳細】
北京園博園永定塔下山花浪漫形成天然綠色長廊
經過十年的精心養護,北京園博園的園林風貌成為了永定河畔獨特的景觀,園內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元素與綠植形成基本底色,加上持續的園藝護理,使園區景色兼顧人文與景觀的協調【詳細】